看!GDP十强城市的“一带一路”范儿
7月28日,随着深圳市上半年GDP数据出炉,全国城市GDP新的十强“榜单”也基本宣告落定:和过去的十年相比,2020年上半年太特殊了。可以看出许久不曾有大变动的城市排名,发生了相对明显的变化。
重庆超越广州晋升到第四位,南京首次挤进全国十强,武汉市未公布2020年上半年GDP准确数字。
无论是在大家的印象之中,还是相对实力上讲,北京上海依然稳居顶端。那么GDP TOP10城市在“一带一路”中都扮演者哪种角色?“一带一路”在今年各省经济发展中又占据着怎样的贡献与地位?
上海
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
GDP 17356.8 亿元
中国城市GDP排名上海以17356.8亿元,排名第一,守住“冠军”。
“一带一路”对上海全方位打造开放型经济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新要求,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上海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精神和中央要求,包括成立了“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7年10月出台《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行动方案》,并针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需求,明确贸易投资便利、金融开放合作、增强互联互通功能、科技创新合作、人文合作交流及智库建设“六大专项行动”。
权威研究报告显示,上海正以积极、主动、创新的姿态行走在“一带一路”上:制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方案,与“五个中心”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联动,聚焦经贸投资、金融合作、人文交流、基础设施等领域,形成能集聚、能服务、能带动、能支撑、能保障的开放高地……
北京
争做“一带一路”排头兵
GDP 16205.6 亿元
中国城市GDP排名北京以16205.6 亿元位列“榜眼”。
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一直受到关注。
北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哪些作用?答案很明朗:建设和提升服务“一带一路”的对外交往平台、科技支撑平台、人文交流平台、服务支持平台。
如果进行深入的条分缕析和仔细推敲会发现,“四个中心”之定位与“四个平台”之作用,是相向而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北京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强大拉动力,能够更好地助力和服务气势宏大的“一带一路”建设。而“一带一路”的巨大平台,同样也能为北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让排头兵展示出更多时代范儿。
深圳努力成为一带一路“C位”城市
GDP12634.3亿元
中国城市GDP深圳GDP 12634.3 亿元 卫冕“探花”。
如果要选,深圳绝对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里的“C位”城市。
在过去,深圳用一种开放型的经济思维引领着中国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让人们的收入水平获得了实质性的飞跃。而在未来,中国经济特区与“一带一路”相结合,让深圳的成功经验和资本一起走出去,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时开拓一个新的市场。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19次提及“一带一路”。其中第9章用2744字的篇幅,详解了粤港澳大湾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三个方面。大湾区的战略定位,被明确定义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辐射半径延展至东南亚、南亚地区,成为联通21世纪的巨型门户。
深圳,无论是资金竞争力、人口竞争力与科技竞争力,都是大湾区当之无愧的核心,紧随中国全球战略,将再次站上了时代的风口。
重庆力争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GDP11209.8亿元
重庆,这个由雄奇的山水和厚重的巴蜀文化造就的城市,地处中国西南内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还是中西部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
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定位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连接“一带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陆海贸易通道,促进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
根据《规划》,到2020年,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初步建成;到2025年,重庆内陆口岸高地基本建成,通关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更好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
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一带一路”的并网创造了条件,让“一带一路”整体效用发挥最大化,资源配置的选择也变得更加多元。
广州守好“海上丝绸之路南大门”
GDP10968.3亿元
广州,一座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濒临南海,地处中国南部,是南粤大地的东江、西江、北江三江汇合处。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广州的对外交流经历了一个“萌芽”到“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南海丝绸之路”,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最大的意义就是通过五通而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进的开放新格局。而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最大沿海城市,不但是“一带一路”的枢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大门。
“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广州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广州有着独特的优势,但要对广州的发展阶段有清醒认识。
当前广州市无论是外延的扩展,还是内涵的优化提升,还没达到成熟的程度,综合城市功能与世界发达城市还有很大差距,追赶进程虽然可以缩短,但发展阶段不可逾越,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正处在建设阶段。
广州发展过程中既要补齐现代化城市发展中的短板,还要面向未来新的挑战。
苏州
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节点城市作用
GDP9050.2亿元
作为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苏州丝绸悠久的历史。
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从苏州太仓的浏家港起锚,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壮举,对拓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加强东西方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苏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决策部署,发挥苏州在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中“向东扩大开放,向西引领开放的核心节点城市”作用。
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苏州累计在册境外投资项目中,“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项目419个,占比23%;中方协议投资额近70亿美元,占比28%;完成实际投资额25亿美元,占比20%。
目前,苏州已经构建了“7+30+N”的线束状贸易通道。“7”即7条陆上通路,“30”即30条海上丝绸之路通道,“N”即若干空中通道。
成都努力打造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
GDP8298.6亿元
成都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连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以国家全局视角对四川和成都对外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在天府新区视察时深刻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步复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8.63亿元,同比增长0.6%,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45.4%。
杭州
加快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
GDP7388.0亿元
杭州作为中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四年多来,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机遇,强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数字技术、在线交易、产业对接、贸易通道等方面合作,加快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
据统计,目前杭州已集聚跨境电商平台类企业810家,通过总部位于杭州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平台,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优质商品进入中国,也推动了“中国制造”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的杭州要打造成数字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通过打造全球数字贸易平台的集聚地、数字贸易的服务中心、开放高效的数字口岸、数字贸易的合作走廊以及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的交流平台。
南京
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作用
GDP6612.4亿元
南京作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优势显著,具备发挥更大作用的良好条件。
南京是长江经济带上向东、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特别是在苏皖浙赣交汇区域,有着无可替代的辐射能力和中心地位。作为地处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交汇处的南京,有条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战略融合发展,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格局,把历史机遇转变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和优势。
2019年3月24日,南京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保障《实施意见》落实,南京排出5大类47个全市“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包括基础设施8个、产业投资9个、经贸合作14个、金融合作5个、人文交流11个。
到2020年,南京将基本建成畅通衔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运输通道,成为面向“一带一路”的海、陆、空门户枢纽。
天津
服务“一带一路”,做好京津冀海上门户
GDP6309.3亿元
天津是“一带一路”交汇点、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以及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天津港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辐射“三北”内陆腹地,同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保持航运贸易往来。2018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600万标箱,位居世界前十位。
2020年上半年天津滨海新区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6月创近八年来单月最大涨幅。欧盟、东盟、日本、美国和韩国位居滨海新区主要贸易伙伴前五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滨海新区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8%,在主要贸易伙伴中唯一保持增长。
相关链接: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陈晓宇
责编/曹家宁 审校/陈晓宇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